教学大纲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人才培养 >> 本科生培养 >> 教学大纲 >> 正文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

2016-05-25   作者:本站原创   来源:   点击:  

《视听语言》教学大纲

Audio-Visual Language

课程编码:25A00202 学分:2.0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专业任选课

计划学时:40 其中讲课:24 实验或实践:16 上机:0

适用专业:广告学、广播电视学

推荐教材:张浩岚著,《视听语言》,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参考书目:1.张菁、关玲,《影视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8年

2.李兴国,《摄影构图艺术》,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8年

3.苏牧,《荣誉》,中国电影出版社,2007年

4.张会军,《电影摄影画面创作》,中国电影出版社,2006年

5.邵清风、李骏、俞洁、彭骄雪,《视听语言》,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7年

6.宋杰,《视听语言——影像与声音》,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01年

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

本课程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影视视听语言的基本规律,学会分析视听语言的基本要素具体如何运用,从而逐步掌握视听语言的思维与方法,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基础。课程的主要任务是通过系统阐述视听语言的基础知识与基本元素,从镜头、构图、景别、角度、运动、剪辑、声音等不同方面进行深入分析,使学生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中的主要特点与常用表现手法,让学生树立正确的视听语言概念,拓展其艺术思维空间。

课程的基本要求

1.了解视听语言是影视艺术反映生活的一种重要思维方式,能够对视听语言的存在及概念形成正确的认识。

2.掌握视听语言在影视艺术中的基本结构、叙事方式、镜头、分镜头、场面段落的安排和组合。

3.通过分析经典的影视作品,使学生正确掌握视听语言的基本元素与理论,对影视艺术形成一定的感性认识,并进而将镜头理论逐步过渡到实际运用中。

各章节授课内容、教学方法及学时分配建议(含课内实验)

第一章 视听语言概论 建议学时:4(含实践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认识视听语言课程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以及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了解视听语言的产生和发展,理解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掌握视听语言的特点、形象元素之间的组合关系带来的视觉语言表意。

[教学重点与难点]视觉心理形成机制、视听语言的特点、视觉思维方式。

[授 课 方 法]采用教授法,以基础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视听语言的发展和地位

第二节 视觉心理的形成机制

第三节 视听语言的特点

第四节 视觉思维的形成

[实践教学说明]辨析视听语言与文字语言的差异,培养学生对视听语言的认知,要求学生根据影片场景整理出分镜头本,标出文学本与影片的异同及转换方法。

第二章 画面构图 建议学时:6(含实践2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画面构图的原则与基本构图形式,了解为什么要进行画面布局,构图在叙事、表意和象征三大任务上的重要作用,理解画面结构的基本元素(主体、陪体、环境、空白、均衡、运动)及其功能,掌握画面构图的基本法则,画面构图的基本形式及其表现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画面构图的基本元素及其表现功能。

[授 课 方 法]采用教授法,以基础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画面构图的元素与布局

第二节 常见的画面构图形式

第三节 实践:画面构图拍摄训练

[实践教学说明]通过外景拍摄,将所学的画面构图元素布局与常用构图形式运用于实践。

第三章 画面造型元素:景别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画面造型元素景别的艺术效果及其分类,了解景别是画面造型的三元素之一,理解景别的定义,景别的划分依据,景别划分与选取,掌握不同景别画面(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的造型特点及其局限。

[教学重点与难点]不同景别画面的艺术效果及其局限。

[授 课 方 法]采用教授法,以基础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景别概述

第二节 景别的划分、各景别的画面造型特点以及叙事表现功能

第三节 景别的艺术功能及其表现

第四章 画面造型元素:角度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画面造型元素角度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划分及其表现功能,理解什么事拍摄角度,拍摄角度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划分及其表现功能,角度与景深的关系,掌握角度在电影中的艺术功能。

[教学重点与难点]拍摄角度在水平与垂直方向的划分及其表现功能。

[授 课 方 法]采用教授法,以基础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拍摄角度概述

第二节 水平拍摄角度(正面、侧面、背面)与垂直拍摄(平角度、仰角度、俯角度)角度及其表现功能

第三节 角度在电影中的艺术功能;角度与景深

第五章 镜头形式 建议学时:6(含实践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镜头的概念,以及镜头的选择对于画面剪辑的意义,了解长镜头的分类,理解什么是镜头,镜头的选择对于画面剪辑的意义,镜头形式选取的标准,掌握用分镜头造句说话。

[教学重点与难点]镜头的选择与用分镜头进行造句说话。

[授 课 方 法]采用教授法,以基础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镜头的概念

第二节 镜头的选择与镜头的长度

第三节 实践:分镜头表达训练

[实践教学说明]根据给定的拍摄主题,创作分完成分镜头稿本,要求符合题目内容,时长为1分钟左右。巩固学生分镜头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训练分镜头思维能力。

第六章 镜头运动 建议学时:6(含实践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掌握镜头的不同运动(包括固定)形式,并了解各种镜头形式的特征和画面造型特点,了解固定镜头的定义,运动镜头中推、拉、摇、移、跟、升、降七种运动形式,场面调度包括人物调度、镜头调度及综合调度三类,理解,运动镜头的艺术特征,对长镜头应用的正确态度,场面调度的作用,掌握各种镜头运动形式的实践操作能力;场面调度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不同镜头形式的特征和画面造型特点;难点是对长镜头美学风格的正确理解和把握,以及对于场面调度的认识、把握和实际应用。

[授 课 方 法]采用教授法,以基础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固定镜头的特征和画面造型特点

第二节 运动镜头的不同运动形式及其表现功能:推、拉、摇、移、跟、升、降

第三节 长镜头的形式类型和美学表现特征、对长镜头的正确理解和定位

第四节 场面调度的基本形式和叙事表现功能

[实践教学说明]掌握固定镜头与多种运动镜头的拍摄方法,理解各种运动镜头的功能与表现力,能够在拍摄时根据表现需要合理选择运动摄像方式。

第七章 声画关系 建议学时:2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影视中声音元素的种类及其运用,能够有意识运用声音元素进行叙事和表意,能够合理处理声画关系,掌握声画处理技巧并应用于实践,了解影视作品中声音的分类,理解声音在叙事和抒情上的作用,不同类型声音的作用,声画四对关系的概念,掌握使用声音塑造空间,使用声音灵活调动时空;使用声音推动叙事、烘托情绪、营造氛围;通过声画关系的处理,形成特殊的视听艺术效果。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掌握视听语言中声音元素的种类和各自的作用、理解不同声画关系的特征及其作用;难点是在创作实践中能够运用声音元素进行叙事和表意,巧妙处理声画关系。

[授 课 方 法]采用教授法,以基础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电影声音的特性

第二节 电影声音的分类及其功能

第三节 声音的叙事作用和情绪表达作用

第四节 声画关系:声画同步、声画分离、声画对位、声画措置

第八章 剪辑和蒙太奇 建议学时:6(含实践4课时)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影视剪辑的意义,了解剪辑的魅力和魔力何在,剪辑是如何形成不同意义、强化戏剧冲突的,理解剪辑对于时空的省略和延滞作用,苏联蒙太奇学派,立足于叙事的经典剪辑:交叉剪辑、平行剪辑和段落剪辑,风格化剪辑:非连贯剪辑、跳接,掌握在整个影片创作过程中植入剪辑观念:分镜头、多机位;轴线原则;主镜头拍摄和三镜头法。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对剪辑工作的认识,掌握经典剪辑的原理和特征;难点是掌握基本剪辑手法、学会以剪辑观念带入整个影片制作全过程。

[授 课 方 法]采用教授法,以基础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影视剪辑定义与历史发展

第二节 经典剪辑的原理和特征

第三节 蒙太奇的分类及其艺术特征

第四节 实验:表意和风格化剪辑

[实践教学说明]掌握电视片段中技巧转换和无技巧转换的运用场合及其作用。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实验内容设计场景和镜头,剪辑所使用的素材必须是自己设计和拍摄的,分镜头设计要符合实际,具有可拍性。

第九章 影像叙事 建议学时:4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学习,使学生明确如何将影像叙事的观念运用到影视创作中,了解国内外影像叙事理论的发展与运用,理解什么事影像叙事,影像叙事的三个支撑点;影像叙事的基本结构,时空叙事对时间、空间的处理方法,掌握如何进行影像叙事,影像叙事与非影像叙事的区分,人称叙事与非人称叙事,影视剧、电视专题片各自的常见叙事结构。

[教学重点与难点]本章的重点是理解影像叙事的支撑点与基本结构;难点是影像叙事与非影像叙事的区分。

[授 课 方 法]采用教授法,以基础讲解和案例分析为主。

[授 课 内 容]

第一节 影像叙事的定义;影像叙事的三个支撑点与基本结构

第二节 影像叙事与非影像叙事;如何进行影像叙事

第三节 叙事视角与叙事结构

撰稿人:鲁毅 审核人:俞艳庭

上一条:《红楼梦研究》教学大纲

下一条:《专业导论》教学大纲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银娱geg优越会7171156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银娱geg优越会7171156 - 银娱GEG优越会PRIVILEGE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鲁ICP备09051414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