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典导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舜耕书院 >> 经典导读 >> 正文

QQ群讲座稿247讲:《诗经·豳风·狼跋》(2017.10.22)

2020-08-04   作者:   来源:   点击:  

第二四讲:QQ群讲座稿:《诗经·豳风·狼跋》(2017.10.22

【学友好!济南大学赵宗来敬礼!今日有245个QQ群,及“济大经典课堂微信群”。各群皆由本人分段贴文,因群数众多,故篇幅较大、间隔较长。虽名为“讲座”,实宗来自己读经学记;所至之群,必是应邀与学友共学。若有垂询,随时可给我留言待答,不聊天,不辩论。文稿皆在121893048空间日志,发布于各群之文字,任凭自愿阅览、转贴。只在“济大经典课堂微信群”进行,不加入其他微信群,请勿邀请。】

请先阅读诗序与原文三遍(建议背诵):

诗序:《狼跋》,美周公也。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

第一章:狼跋其胡(音在)【同踬,音至】其尾公孙硕肤赤舄(音细)几几(音己)

第二章:狼疐【同踬,音至】其尾(音在)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音霞)

一、题解:

【1】“狼跋”何义?此诗以“狼”之象,喻周公也。周公有圣德,何以用“狼”之象也?《说文解字》曰:“从犬,良声。”注曰:“有县蹏(悬蹄)谓之犬,叩气吠谓之狗,皆于音得义。此与后蹄废谓之彘、三毛聚居谓之猪、竭尾谓之豕,同明一物异名之所由也。”

盖此诗分别取其“犬”、“良”、“狼”三象之义,以喻周公也。取于“犬”者何?“犬”之“守夜”、“守家”,与周公于邦国、天下危难之际平叛定危,于遭受流言、怀疑之时,不离不弃,可谓有相似之处。“狗”不如“犬”,故“猎犬”、“警犬”不称“狗”。

取于“良”者何?《说文解字》曰:“良,善也,从畗【同畐,音扶】省,亡声。”若解“良”为“善”,尚可理解,然而,“从畗省,亡声”却难以理解。徐锴曰:“良,甚也。故从畗。”从“良”字之篆体而言,其上半乃是从“畗”字而来,下半则是从“亡”字而来。

《说文解字》曰:“畗,满也。”由此则可解“从畗省,亡声”矣。器皿既满,犹如人有生来之善性,且能修养而至于“至善”,故“从畗省”;然则,何以以“亡”为表音之象也?“亡”者,先有而后失,或虽有而如无,此谓虽“至善”而不自以为善也。

若从“犬”而言,是谓“为臣”之周公;若从“良”而言,是谓“有圣德”之周公;若从“狼”而言,则当另有一番道理。从人类看禽兽,则狼为凶猛之兽,人与兽毕竟不同。然而,从天地与圣人看天下,则不局限于“仁”。“仁者爱人”,天地及圣人则既爱人,亦爱物。

如《道德经》所言:“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圣人不仁,以百姓为刍狗。”人之“仁心”,是“人心”合于“道心”也;“圣人之心”,是“道心“合于“天心”也。然而,“天地”生养人与万物而不忧,“圣人”则“与天地合其德”而“忧天下”。

若从“圣人之心”而言,则如《西铭》所言:“民吾同胞,物吾与也。”此是将人与万物分开而言,然而,圣人既明人兽之别,亦明“民胞物与”之理。其义谓,狼者,万物之一也,狼与人类,皆天地之所生,且共存于天下,由此而言,则人类与万物为同类。

天所生之人与物,其性有同有异。人有人之性,禽兽有禽兽之性,是故,人有人之性,狼有狼之性,此其异也。“食色,性也”,是其相同者,然而,正如孟子所言:“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正因君子存之、修之、养之,故能有圣人之德。

《周南》以《麟之趾》结束,《召南》以《驺虞》结尾。《麟之趾》之旨,在于“天下太平”;《召南》之旨,在于“国泰民安”。《国风》以《豳风》结尾,而《豳风》以《狼跋》结尾,是故,《狼跋》应是“保和太和,各正性命”之旨,亦即“天地人物”之和谐。

【2】“跋”字何义?《毛诗诂训传》(一下简称《毛传》)句中注曰“跋,躐”。《尔雅·释言》同之。然而,“跋”与“躐”究竟有何异同?两字皆“从足”,故与脚步、行走相关。至于两字之不同,则须从其表音之象以辨之。

“跋”以“犮(音拔)”为表音之象。《说文解字》曰:“犮”之义为“走犬貌”,即犬跑动时之形态。“走犬之貌”何如?《说文解字注》以“颠沛”、“颠仆”解之,含有“上下不定”、“上下跃动”之义。由此而言,“狼跋”谓“狼跑动之上下不定”之义。

“躐”以“巤(音列)”为表音之象。《说文解字》曰:“巤,毛巤也。象发(四声)在囟(音信)上及毛发巤巤之形。”意谓头上的毛发,或谓毛发上扬之貌。由此而言,“狼”之毛发何时上扬?“狼”由上而下时则其毛上扬,由下而上时则其毛下垂。

然则,由上而下则是落地之时,故《玉篇》解为“践也”。《尔雅·释言》疏引李巡之言曰:“跋前行曰躐。”意谓一次一次跃起与落地,却又向前行进。《礼记·玉藻》疏曰“失节而践曰躐席”,此是取其引申义也。何以引申?

若兽类之体快速上行则其毛下垂,快速下行则其毛上扬,快速前行则其毛向后,快速退却则其毛向前,是故,引申为“颠倒失序”。综上所言,“狼跋”之义可知矣。既以“狼”之象而言周公,则“狼跋”乃是喻周公之位虽上下不定,却在不断前行。

进而言之,周公遭遇流言之害、成王之疑,然而矢志不渝、心性无改,此即“圣德”之表征;正如《易·泰》九三爻辞所言:“无平不陂(音颇),无往不复,艰贞,无咎。勿恤,其孚于食,有福。”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有波澜、坎坷,然而,诚心善性不可变。

二、《诗序》讲解:

诗序:“《狼跋》,美周公也。周公摄政,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周大夫美其不失其圣也。”周公有何可“美”?周族之始祖,后稷也;周族基业建立者,历代先公也;得天命者,文王也;继天命者,武王也;成天命者,周公也。

文王之所以能得天命,武王之所以能继天命,周公之所以能成天命,无他,惟其有“圣德”也。修齐治平之事,莫不由人;虽曰成事在天,然而,人之德既能配天地,天岂能不使之成?人无其德,天又奈何?人无圣德,岂能成就王业?

德源于天,得之在人心,存之于性。心之与性,譬如“腑”与“脏【臟】”。“腑”者,“府”也,有出有入者也;“脏”者,“藏”也,所出所入之库藏也。库藏空虚,无可出者;库藏丰盈,所出方能源源不断。“性”之“养”未成,则难以主导其“心”。

“养性”既成“圣德”,则虽生死而不渝。如孔子所言:“不曰坚乎?磨(音摩)而不磷(音吝);不曰白乎?涅而不缁(音资)。”《论语集注》引杨氏之言曰:“磨不磷,涅不缁,而后无可无不可。坚白不足,而欲自试于磨涅,其不磷缁也者,几希【同稀】。”

是故,于“周公摄政”之时,“远则四国流言,近则王不知”,虽然如此,而周公“不失其圣”,此即“磨而不磷,涅而不缁”也。周公能“不失其圣”,是其“养性”之功,是其“圣德”既成,故能“无可无不可”也。

回首《诗经》之《国风》,前有“周南”与“召南”之“正风”,而后有“邶”、“鄘”、“卫”、“王”、“郑”、“齐”、“魏”、“唐”、“秦”、“陈”、“桧”、“曹”十二国之“变风”。“变风”何以生?其君之心性修养不足,而利欲熏心之所致也。

然而,《周南》与》《召南》不继,十二国之君或不修心养性,纵然其国尚存而民不安,则其君非君矣;或修德却半途而废,虽能有一时之强盛而难以为继,则王道必降为霸道。王道既降为霸道,则“三王之道”废矣;霸道再降为丛林之道,则“人道”亡矣。

《道德经》云:“大道废,有仁义;智慧出,有大伪。六亲不和,有孝慈;国家昏乱,有忠臣。”换言之,能救国家昏乱者,必需忠臣;鞥救六亲不和者,必须孝子慈父;能从大伪而回归于智慧,必需至诚至善之人;能由智慧而复归于大道者,必须仁义之圣人。

三、《狼跋》讲解:

首章前二句曰:“狼跋其胡,载(音在)疐【同踬,音至】其尾。”《毛传》注:“兴(音星)也。跋,躐。疐,跲(音洁)也。老狼有胡,进则躐其胡,退则跲其尾,进退有难(音南四声),然而不失其猛。”以下据此作解。

《诗经》每篇之题,犹如一人头颅之首脑,虽与诗中首句相关,但其义不拘泥于首句之义,而是笼罩并指导全篇;每篇之序,犹如一人头颅之耳目鼻口,欲识全诗之义必借乎此;每篇之诗,犹如骨肉血脉神经俱全之头颅整体;《毛传》之注,犹如读者之导读。

既言此二句是“兴”,则当从正面而作解,不可理解为讽刺、谏诤。方向既明,则可解矣。“狼跋其胡,载疐其尾”,其中之“狼跋”之后既有“其胡”二字,则与诗题有别矣。《毛传》之注,就诗句本身而作解。“老狼有胡”,谓其狼既老,其颔下方有下垂之胡须。

“老狼”喻周公之年高,阅历既丰,且有圣德也。“跋其胡”是何义也?此“跋”取“践”之义。谓老狼前行之时,自践其胡须。“载疐其尾”之“载”,犹言“且”、“又”;“疐”者,“绊”也,“疐其尾”,谓老狼退却时,其尾受羁绊。

此非“老狼自践其胡”、“自绊其尾”,实谓管蔡之言使之欲进却难,成王不信而使之欲退亦难。欲进而难,难在外在之阻力;欲退之难,难在周公之忧国忧民忧天下,故曰“进退有难”。然而,周公圣德,从无逃避之心,仍行其所必行、所当行,故曰“不失其猛”。

首章后二句曰:“公孙硕肤,赤舄(音细)几几(音己)。”《毛传》注:“公孙,成王也,豳公之孙也。硕,大。肤,美也。赤舄,人君之盛屦也。几几,絇(音渠)貌。”何以谓“成王”为“公孙”也?由“成王”乃是“豳公之孙”,由祖先而称之也。

由祖先而称之,谓祖德不可忘怀也。“硕肤”者,谓其高大且相貌之美也。成王之疑周公,因成王当时年幼,且受管蔡流言之蛊惑,待成王长大,流言既灭,必能明晓周公之圣德且信任之。“赤舄几几”,谓成王有“人君之盛屦”,有仁之本能修德,终能成仁君也。

末章原文曰:“狼疐【同踬,音至】其尾,载(音在)跋其胡。公孙硕肤,德音不瑕(音霞)。”《毛传》注:“瑕,过也。”此章先言其退之难,后言其进之难,是重其圣德也。再言“公孙硕肤”,谓成王既成仁君,而得周公辅佐教导,故而能“德音不瑕”,而有“成康之治”。

【今晚发布完毕。若有垂询,敬请小窗留言直说,必答以供参考。谢绝闲聊与争辩,无礼不答。若贵群不想继续,敬请告知,宗来愿意退出。若有愿转贴、转播者,悉听尊便。】

上一条:QQ群讲座稿156:《论语·子路》001(2018.05.29)

下一条:QQ群讲座稿246讲:《诗经·豳风·九罭(音欲)》(二)(2017.10.15)

 

地址:山东省济南市南辛庄西路336号 银娱geg优越会7171156 电话:0531-82769210  邮编:250022

Copyright 银娱geg优越会7171156 - 银娱GEG优越会PRIVILEGE All rights reserved.2019

鲁ICP备09051414号